如果要生孩子,一定要趁年輕的時候生,生娃晚的大多數都后悔了
女人優生準備
2022-04-07??來源:媽媽寶寶網?標簽: 最佳生育年齡
80后、90后是現在的婚育主體,但他們的婚育年齡卻在不斷地推遲,很多人都把年齡推遲到30歲以后。
而且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,人們結婚和的年齡越大。
我身邊很多朋友,包括我在內,生娃都比較晚。
現在人到中年,娃還在讀小學,每天都是雞飛狗跳的。
我?;叵肫饎偨Y婚那會,我媽常跟我說,生娃要趁早,我全當耳旁風。
我跟她說,現在養娃壓力太大了,而且現在我們又沒啥基礎,拿什么來養娃?
于是一年拖一年,終于搞定了子和車子,已經不知不覺間過去了7個年頭。
31歲開始備孕,33歲生娃。
邁入40歲時,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,原以為熬過前6年就能松一口氣了,,小學才是升級打怪的第一關,而前6年不過是熱身運動。
小學一年級,兒子做看圖寫話,半天擠不出一句話,10多個字能寫錯兩三個,讓他改了又改,他哭得稀里嘩啦,我氣得捶頓足。
就是,盯學習習慣、坐姿、培養閱讀習慣、配合完成各種老師布置的親子作業,育兒投入的時間精力越來越多。
而正當我以為自己慢慢適應了這種強度以后,父母的身體也開始出問題了。
父親生病住院一個多星期,我只能請假去照看,留媽媽在家照看孩子。
我在醫院里守著父親,晚上蜷縮在醫院的陪床椅上,怎么也睡不著,想想孩子還有十來年才能獨立,不禁有些害怕,感到很后悔。
真的,如果你不準備丁克,那么,生孩子還是要趁早。
生孩子越晚,將來付出的代價會越大。
高齡產婦風險大
一般來說,35歲以上第一次分娩的產婦都屬于高齡產婦。
超過35歲,女性的卵巢功能開始走下坡路,如果懷孕,流產的概率比較高,發生妊娠并發癥(如妊娠高血壓、糖病、心臟?。┑母怕蕰黾?,還容易出現胎兒畸形的情況。
不僅如此,高齡產婦還可能會因為身體出現各種狀況,需要家人的特別照顧。
我們公司的老李,他的子就是高齡產婦,孕期要吃各種保胎藥,要躺在床上靜養,夫倆的父母都已年過七旬,身體也不好,無法過來幫忙照顧,他只能經常請假回家照顧子,也因此失去了升職的機會。
育兒難度會增大
養育孩子可不只是錢的事,它還會消耗掉你大量的體力、精力。
而晚育帶給你的直接結果就是,你的體力和精力會越來越跟不上。
孩子出生的頭一兩年,經常會睡不了整覺,夜奶無數次,白天還要陪孩子玩,可以說是24小時連軸轉,如果沒人搭把手,分分鐘會讓你。
我發小36歲才生娃,生孩子的頭一年,她覺得自己真的力不從心,有時候孩子在旁邊哭,她困得要死,卻又不敢睡,最后只能跟著孩子一起大哭,活像一個瘋子。
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。
除此外,晚育還會導致你跟孩子的年齡差過大,你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會很大,會為以后的教育埋下隱患。
尤其是當孩子10多歲,進入青春期,而你正好進入更年期。孩子和父母,都處于情緒不穩定,一點就燃的年紀,很容易引發親子沖突。
父母身體大不如前
現在很多家庭,除非是一方全職帶娃,否則很難把孩子帶好,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。
絕大多數家庭都需要靠雙方老人幫著帶娃。
如果30多歲才生娃,那么,雙方的老人基本都60好幾了,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,體力精力都大不如前。此時再讓老人去面對一個精力充沛、上躥下跳的孩子,他們會特別力不從心。
如果再遇到父母身體不好,生病住院,那么會讓你的家庭節奏被打亂。
老人無法幫你照看孩子不說,你還要從少得的時間里再勻出一部分來照顧老人。
避無可避的中年危機
職場35歲現象很普遍,公司老板從公司運營成本的角度,很自然會選擇那些更具可塑性,更有沖勁,同時相對便宜的年輕人。
除非你有不可替代的本事,否則,你的年齡就是一道檻。
而就算你能在公司做到中層,還要考慮行業整體的發展。
最近各大廠的裁員,就讓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一點,并沒有什么真正穩定的工作。
每個人掙錢的黃金期都集中在25-35歲前后,如果你30多歲才生娃,那么,在你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前6年,可能正是你事業走下坡的時候。
還記得那個在家長會上大哭的爸爸嗎,他因為工作太忙,經常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消息,在被老師提醒后,他突然情緒失控……
“天天加班到凌晨,我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你們那些東西,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,我不是不想接,而是開會沒時間接啊……”
當中年危機遇上育兒壓力,成年人的只在一。
如果生孩子太晚,這4個問題會在你的中年接踵而至,讓你難以招架。
所以,如果你無法接受丁克,那么,還是早點生吧。
早生娃至少會有4方面的好處。
1、避免了孕期和生產的風險,恢復快,身體損傷小。
2、精力更充沛,更能保證育兒質量。
3、父母可以為你提供最強的助力,你可以騰出手工作。
4、可以考慮要,而不用擔心會做高齡產婦。
寫在最后
雖說不管早生晚生,都會面臨育兒壓力、中年危機和父母老去這3個問題,但早生娃,最起碼可以讓你在精力最充沛的年紀,做好自我調節,把孩子的教育做得更好。
如果能把孩子教好,并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,那么,在你面對父母老去和職場危機時,孩子不但不會拖你的,反而會成為你強大的心理支撐,激勵你繼續前行。